首页-天美娱乐-天美平台擎天联合【天美娱乐注册】擎天联合
首页-天美娱乐-天美平台擎天联合【天美娱乐注册】擎天联合报道,早期新能源车高频应用于出租车、网约车等场景,而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是5到8年,从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增量的转折通道算起,到今年年底,首批动力电池将“退居二线”。
在此前的文章中,我们已论述过动力电池的逆袭传奇和行业发展现状。曾经遗憾错失也好,握住风口也罢,而今,动力电池回收驱动力逐渐加强,新的机遇已应运而生。
人满为患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上,“玩家”们拈弓搭箭、跃跃欲试——谁能率先拥有这“最后一块金矿”,谁就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头号玩家。
01 矛盾
可观潜力与停滞的发展
根据业内普遍共识,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%左右即到退役时限,在20%-40%之间可以进行梯次利用,低于40%就只能再生处理。
这些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虽然不再满足汽车正常行驶要求,但依然可以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,令动力电池尽可能发挥所有价值。
有意思的是,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这块“金矿”早在多年前就已被提及,不断有人预言、评估它可观的发展潜力,但一直未形成预期规模,这究竟为何?
#技术门槛高
当前,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。
梯次利用是指通过检测、分类、拆分、修复或重组,使废旧动力电池可以应用于如储能集装箱、低速电动车、通信等要求较低的领域。
再生利用是将电池中的锂、镍、钴、锰等电池金属进行提取回收,通过火法冶金、湿法冶金、生物冶金等多种回收工艺实现资源循环。
但不论是梯次利用还是再生利用,面对的都是铅酸电池、镍镉电池、镍氢电池、三元锂电池等品类繁多、标准不一、技术结构各异的电池,要想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技术门槛是第一座大山。
#经济效益低
回收网络尚不完善,生态闭环仍不完整,规模效应难以形成,电池回收利用=高昂的成本=低下的经济效益。
拿普及率最高的湿法回收处理来说,据可考数据,使用这一方法处理一吨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为8540元,而从中提取的再生材料售价仅为8110元,亏损430元。
价值不对等是其中一个缘故。另一方面,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,需要有大量人工来完成拆解等工作,人工成本往往居高不下;人工带来的失误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也在提高整体成本。
纵然企业能掌握成熟的回收利用技术,也未必就愿意大量投产,心甘情愿做“赔钱”买卖。